近年來,軟件定義廣域網 (SD-WAN)技術被企業廣泛應用,SD-WAN繼承了SDN控制與轉發分離、集中控制的理念,將物理上的分布網絡抽象為統一管理的邏輯網絡,以便更加靈活地使用和調度,實現了企業在總部和分支機構、數據中心和云平臺之間的快速組網。但是不經意間也創造了新的攻擊面,為勒索軟件、APT、病毒蠕蟲和其他惡意軟件提供了入侵機會。安全風險可能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 非法接入。非法的設備或用戶接入網絡;
(2) 滲透入侵。SD-WAN網絡中的管理中心和數據中心等擔負著認證、授權、管理、數據收集、數據存儲的重要任務,最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
(3) 數據泄露。SD-WAN通過因特網傳輸時存在數據被截取或被篡改、仿冒的安全風險。
(4) 業務安全。網絡中的數據中心、各分支節點或云端業務數據,容易遭受病毒、木馬、勒索軟件帶來的威脅和攻擊。
(5) 運維風險。當企業分支節點越來越多溯源取證并及時做出響應帶來了很大管理挑戰,處置不及時會產生相應的運維風險。
企業廣域網中信息流動跨度變大,信息服務或用戶數據分布在不同地區甚至是不同國家,SD-WAN建設需要遵從當地的法律法規。比如我國政務網組網中的合規要求之一就是使用國密算法或國密產品。